2023年,王宝强这是要“爆灯”了吗?
兔年春晚,一个人包揽“三道菜”,又马不停蹄回乡过年,父慈子孝,其乐融融。
面对一个个上门求合影的村民,王宝强也是“来者不拒”,每张照片里,都是笑呵呵。
(资料图片)
而在演员身上,王宝强还有五部片子在“安排”中,这是三喜迎春,外加五福临门啊。
其中自编自导自演的《八角笼中》,未上映就引爆热点。
金鸡闭幕式,王宝强带剧组,横扫红毯。
在一众90后鲜肉演员水灵灵的面孔中,王宝强亮了。
黝黑的皮肤,合体的西装,身姿笔挺,谈笑风生,下一个,西装暴徒预定了!
胸前别致的“狗尾草”,似在无声宣告:我就是我,我还是我。
王宝强不在江湖,江湖却总有他的传说。
前妻被传移民,前“著名”经纪人出狱,每次一有这样的新闻,王宝强总是被关联上。
回老家,下地帮忙干活。
明明新女友冯清陪伴身旁男耕女织,却一会被爆女友怀孕,一会又因为戴手套被议论。
热心网友也总在操心他的婚姻大事:
“别找太漂亮的,找个踏实的人过日子。”
王宝强却永远只是三个字:不解释。
从无人问津的北漂龙套,到火爆荧幕的“傻根”、“三多”,再到入选北影教科书的影帝“树先生”。
王宝强似乎总离不开一个关键词:傻。
但黄渤却说:“王宝强根本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单纯善良。”
冯小刚曾经表示:“最后悔的事,就是捧红王宝强。”
成功的背后,王宝强究竟隐藏了什么真相?
1、
和而不同,半个“许三多”
2006年《士兵突击》开播,原先不被看好的“男人戏”火爆银屏,王宝强再下一城。
剧中许三多,出身河南农村,家有三兄弟。
这份原生家庭清单,也恰恰原版对标了王宝强。
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县,418平方公里土地上星罗棋布着218个行政村,王宝强就出生在县东北头的大会塔村。
王宝强家中还有哥哥姐姐和弟弟,位于“第三梯队”的他,并没有被“众星拱月”。
父亲王银生,本分老实参过军,坚信棍棒底下出孝子。
小时候任性了、不听话了,父亲从不惯着,气上头了会用2指粗的马鞭抽他。
母亲心疼得眼泪直流,父亲却总是耿直地说:“不要把他惯坏。”
王宝强父亲
家里孩子多底子薄,王宝强又黑又瘦如同“发育不良”,在家挨老爸打,在外面也没少被村里的孩子欺负。
或许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王宝强嘴上不说,潜意识里已经埋下了“反抗”的种子。
命运也似乎听到了他的诉求,默默送上一个“单挑”的契机。
电视机还未普及的年代,一部82年的《少林寺》,让什刹海武术学校的李连杰名声大振,少林功夫享誉世界。
这股中国风,也在多年之后,通过村口露天电影院的大屏幕,吹进了少年王宝强的世界。
王宝强被李连杰和功夫迷得不行,跑去央求爸妈:“我要去少林寺学武术!”
正所谓兄弟一条心,王宝强的弟弟,也产生同款愿望。
父母陷入沉思,最后表示:可以,但只能去一个。
兄弟为此爆发“大战”,都争着让对方去。
经过一番极致推拉,年长的王宝强,踏上远赴少林的“征途”。
《士兵突击》中,许三多从小也是村里的“软柿子”,性格设定:憨、傻、孬、木讷。
在哥哥们参军计划,接连失利后,被动成为“全家的希望”。
而王宝强却与许三多“和而不同”。
王宝强拥有许三多“憨、傻”可爱的那一半,但被欺负,就想自己变强,有了目标,就争取机会去追寻。
不过,风风火火闯少林的王宝强,也因为理解偏差,闹了个小小的“乌龙”。
2、
冰与火,少林与北漂
“长歌游宝地,屣倚对珠林。”
站在嵩山少林寺门前,王宝强“长歌屣倚”欢悦又急切,也迎来第一关考验。
与《少林寺》里觉远的师傅昙宗一样,王宝强的师傅释延宏也是武僧,自幼习武,收徒讲缘分还要看资质。
经过“摸骨”等层层检验,释延宏判定,王宝强骨脉不错,是个好苗子,遂收为徒弟,法号“恒志”。
少林功夫"禅武合一",背后也都是“轻功重练”的死磕。
想会“飞”,就要从根基练起,小腿绑沙袋,除了洗澡都要带着,从一斤到十斤不断加码训练腿功。
“夏4冬5”,太阳还没上山就要起床,从少林寺到登封市区跑一个来回。
三更灯火,五更鸡,从基本功到拳法套路,王宝强按部就班,从不叫苦,也肯花心思。
师傅释延宏也对他赞赏有加:“这孩子聪明,学武特别快。”
只不过在他的心里总有一个疑问。
一天练完功夫,王宝器终于忍不住问:“师傅,我们电影什么时候拍啊?”
师傅懂得这些农家孩子千里上山,大多都是为了找个出路,笑着告诉他:日后学成了,可以考部队武术教官,或者进少林武术表演队、去国外开武馆,当然也可以干影视行业的武行。
不过,成与不成,全靠自身造化。
至此王宝强才明白,不是来了少林寺就能拍电影,天真的自己闹了个“乌龙”。
但师傅给出的“人生规划”,他记在心里,目标永远有,且只有一个。
刻苦习武,磨炼意志,王宝强不久后,顺利入选武僧团。
能外出表演,还可以拿到一些补贴,他脑海中的“明星梦”似乎又近了一步。
有一次演出完和师兄们拍照,王宝强半开玩笑地说:“你们一定要把照片保存好,没准哪天我就成了大明星。”
师兄却笑他“想太多”:“你没文化,不高,长得也不好看”。
寒来暑往,历经6年“剃头吃素”的俗家弟子生涯,王宝强辞别宝地珠林,回归俗家儿子。
但归家之时,看到家人依旧紧张的生活条件,王宝强意识到自己不再是孩子了。
继而将梦想与现实嫁接,决定:去北京,拍电影赚钱,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短暂的相聚后,王宝强怀揣500块“盘缠”,踏上男儿当自强的“北漂”之路。
一场“冰与火之歌”,即将上映在他人生的大荧幕。
3、
“善建者”和“善抱者”,创造一零一
蓟门桥东,北影厂大门外,看到同样等活的人群,王宝强顿感亲切,还拉了人合租。
虽然解决了住宿问题,但日子依旧不好过。
在门口大树下,蹲了一天又一天,好不容易挨到一个角色,穿着古装大褂,在明清一条街上走一趟,样片里连个影都见不着。
赚来的钱,王宝强舍不得吃喝,都拿去洗了照片。
遇到穴头便满脸堆笑递上照片和名片:“您好,我叫王宝强,在少林寺学过六年武功。”
但热脸总是贴了“冷屁股”,后来在一个少林师兄的介绍下,王宝强才和一个专门做武行的“穴头”搭上线,并得到替身的机会。
工作内容并不复杂,爬上高高的防火梯摔下来,如此循环往复,直到导演说“ok”。
第一场结束后,一个熟手悄悄拉住他:“你傻啊,怎么真摔?这样下去会没命的。”
王宝强笑笑,没有回答,那一天,他摔到鼻青脸肿满头包,赚到50块。
第二天继续充当“人肉沙包”,依旧不知“假摔”为何物,一天下来又是披红挂彩。
不过也得到了导演的赞许:“演得不错,很真实。”
戏拍完之后,王宝强在床上躺平一个礼拜,他的大名传遍穴头圈:“有个叫王宝强的,当替身不怕死,别人假摔他真摔。”工作也渐渐多了起来。
2002年,王宝强已经“漂”了三年,虽然进过《银鼠》、《法官妈妈》、《孝庄秘史》等剧组,拍《大腕》时,为了不迟到,在树下睡了一夜,葛优看他憨厚,还来了个慈爱的“摸头杀”。
只不过群演常有,龙套的活,不常有。
为了撑下去,王宝强在工地搬砖、做清洁工、打杂,还因为没经验,打坏了洗手盆,没赚钱,先被罚了300块。
一起闯北京的兄弟,有人被剧组重用发迹了,有人成了导演副手,有人始终无法突破打道回府了。
身边人劝王宝强:“你成天洒那么多照片,别人根本看不见,还不如找个保安的工作踏踏实实过日子”。
王宝强却说:“我发一百张别人看不见,兴许一百零一张就看到了呢。”
90年代首富牟其中,有个理论叫“99度加1度”,找准切入点,便能沸腾。
王宝强虽不懂这些,但却有着一百分加一分的坚持,就如他的“一零一张”理论。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一直坐“冷板凳”的王宝强,也用坚持等来了命运的大礼包。
4、
“盲井”与限量版“盲盒”
一天,没有资源的王宝强,在工地搬砖,呼机响了,回电话过去,对方说是导演约他第二天见。
天刚蒙蒙亮王宝强,就踩着自己的“11路”出发了,“腿奔”省钱,还能锻炼身体,三年来他都是这么干的。
正式开始试镜,王宝强和几十个人共处一室,对面放着一台DV。
因为起得早,饿着肚子走了很远,王宝强整个人茫然、窘迫又粗糙。
结果,这幅形象让导演李杨挪不开眼睛:“一看就很容易被骗,太合适了”。
16岁的王宝强就这样成了《盲井》的主演,一进组导演就先发了他500块,还让他住宾馆。
“久旱逢甘霖”王宝强高兴得像个“宝宝”,因为没混出样来,他已经2年,不好意思跟家里联系。
谁知道条件太艰苦,开机没多久,女主吓跑了,整个剧组,跑了一大半。
尽管过程中,差点被压在煤窑下出不来,王宝强却从没想过走。
除了2000块酬劳,带来的希望,王宝强也觉得答应了别人的事,不管怎样都不能轻易放弃,对别人负责为自己负责。
2003年《盲井》亮相柏林,击败张艺谋的《英雄》拿下杰出艺术成就奖。
饰演“凤鸣”的王宝强,一鸣惊人,成为最特别的“金马最佳新人”,火前留名了。
可台上领完奖,回去之后,他又做了件和“身份”不符的事。
有个兄弟找他:“武行的活,一天200去不去?”
王宝强秒回:“干嘛不去,马上过年了,挣200是200。”
入组那天,王宝强依然在摔自己的路上投入忘我。
关键词: 和而不同 士兵突击-
1国家电投四川甘孜州兴川实证光伏电站 首批发电单元正式并网发电
-
2毕马威建议企业为ESG信息强制披露提前做好准备
-
3学区房“击鼓传花”的涨价游戏,真要宣告“Game over”吗?
-
4中山最发达的镇是什么 中山有钱的镇有哪些?
-
5俄罗斯首款国产自动海洋机器人研发情况如何 俄罗斯海洋机器人续航时间是多久?
-
6最大推力500吨 世界推力最大整体式固体火箭发动机现身中国航展
-
7楼市热度有所冷却,多个城市住宅成交量下跌
-
8能源和碳排放统计核算是什么 我国原料用能比例高吗?
-
9畜牧业生产蛋白质的效率是多少 我国食物蛋白质自给率是多少?
-
10创新科特派选认机制 福建漳州打造服务产业一线科技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