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岁小伙撞脸郑伊健,1400度“八卦炉”前修炼20年,粉丝超百万
发布日期: 2022-12-20 19:42:40 来源: 寒袖

“心体光明,暗室中有青天”。虽身处恶劣的环境,但并不能停止内心的追求,不能影响人生的高度。就像晶莹剔透,五彩斑斓的琉璃,世人皆艳羡它表面的美丽,却常常忽略它诞生于陋室之中,成就于捶打之间。

那个烈日烤灼的下午,18岁的李先鹏宿命般地走进琉璃厂,那些闪耀着五彩光芒的琉璃,只一眼,就让他忘记了炎热。此后的20年,他把所有的精力都奉献给了他少年时代最纯真的热爱,20年后,初心不改,那个满腔热血的少年,带着满满的积淀,终于迎来了收获的时节。

快手视频爆红网络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时间的碎片化,使短视频软件在年轻人中异军突起。许多赶时髦的琉璃工人把琉璃制作的过程拍下来发到网络上,没想到竟真的有人对琉璃制作感兴趣,每天等着点赞发评论。

而李先鹏凭借高超的琉璃技艺和绚丽夺目的琉璃成品在一众网红中脱颖而出,又因和明星郑伊健长得很像,默默无闻的李先鹏很快就收获百万粉丝,被粉丝亲切的地称为“琉璃哥”。琉璃是热塑制品,成败往往就在出炉后的那十几秒中。

视频中,满头大汗的李先鹏在1400多度的“八卦炉”前,在40度的车间里,将灼热的透明“岩浆”从炉子中取出,短短的十几秒钟时间,他一手快速的转动火球,一手用湿报纸修补边缘,大致形状部分会给李先鹏十几秒的时间,而精细之处的打磨更为严苛,只有几秒的时间。

而这十几秒的时间中,李先鹏必须提前构思好形状,快速不停的转动火球,一刻也不能停歇,即使手上没有力气,也不能停,一旦停下来,火球变成液体滴落到地上,那之前的努力就全部化为乌有。

流畅的动作,自若的神情,仿佛在李先鹏眼前的不是高温的火球,而是一个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做好的成品大约700度左右,需要放在去温炉中冷却3-4天,这是最为揪心焦急的几天。

出炉时,大多数琉璃制品会炸裂,越精细的物品成品率越低,最后只有少数的成品可以留下来。这些琉璃制作的步骤细节被一点一点地展示在镜头前,通过网线,传到一个又一个关注传统手工艺的人眼中。

1997年夏天,18岁的李少鹏只一眼就被琉璃细腻的光泽,瑰丽的色彩迷住而忘记炎热,在此之后的20年中,他塌下心来,老老实实地跟着师傅学技艺,从高温取料,到用剪子、镊子等工具以拉、缠、剪裁等手法为琉璃做装饰,再到最后的去温成型,短短的几步,李先鹏学习了整整大半年的时间。

提到爆红,李先鹏有些羞涩呆萌的挠了挠头,颇为不好意思的表示,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只要登录上去就能看到很多点赞和评论。对于网友所言和郑伊健神似,他也只是抿嘴笑了笑,表示大约是发型比较像吧,不看脸的时候还可以。

很多人在评论区留言,纷纷表示佩服他们的艰苦卓绝的耐力和高超技艺,甚至有许多外国友人不远千里来看李先鹏做琉璃,语言可能不相同,但对于琉璃,对于传统工艺的热爱却是相同的。

传承非遗屏幕师徒

1997年,琉璃厂工人是人人都羡慕的高薪行业,抢破了头也不一定能得到优秀老师的指点,而如今的琉璃厂工人,几乎见不到年轻人的影子。只因为这个工作太累了,一月5000元的工资,高强度的工作,恶劣高温的工作环境,几乎没有哪个年轻人愿意来到琉璃厂。

曾经大放异彩的琉璃,在时代的进程中也逐渐丧失了原有的光彩。用李先鹏自己的话来说,这个工作不养小也不养老。他们的工作太苦了,高温的厂房,稀稀拉拉的几个工人,工人大多是40岁左右的中年人,他们承担了大部分养家的责任,又不会别的技艺,只能在琉璃厂吃苦。38岁的李先鹏,反倒是这群汉子中最年轻的一个异类。

虽然琉璃制作是非遗手艺,但一个行业没有新鲜血液的加盟是做不长久的。在现实生活中,想找一个徒弟将制作琉璃的手艺传承下去却是难上加难,从学徒到出师,即使是有天赋的孩子也要3、5年的时间,没有谁愿意为了一个没有“钱”途的行业而白白消磨3、5年。

不过快手的普及为他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许多同行也在下面纷纷留言,称李先鹏给了他们继续做下去的勇气。虽然现在没有线下的徒弟,但是李先鹏对此看却逐渐看开,“只要有人关注、喜欢琉璃,只要琉璃的美丽闪耀在年轻一代的心头,那它就在不断地传承下去。”

入行20年初心不改

由于每天都要拿铁棍快速转动,高强度的工作让每个琉璃工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拉伤,长时间的高温工作更是让烫伤膏成了李先鹏的随身物品,身上的疤痕遍布胸部,肩膀,手臂,烫伤对于李先鹏来说就像是家常便饭,最严重的时候,直接整个手臂都被灼伤,整整半个月也没有好转。

很多人都认为李先鹏在网络爆火之后,就可以走网红的路线,不仅来钱快,还轻松自在,但是李先鹏对于琉璃制品有着自己特殊的坚持,从年少时的惊鸿一瞥到20年的积淀,这期间,凝固的是他对琉璃行业的爱。

命运偏爱有准备的人,快手虽然为他带来了新的机遇,但他不想为了做琉璃而做琉璃,时代在发展,琉璃也需要更多的创新才能继续传承。时过境迁,他还是那个一眼就对琉璃着迷的纯净少年。

在世间庸庸碌碌,疲于奔走,却少有人能真正找到此生热爱的事情。我们按着既定的轨迹去做众人眼中有出息的事情,这些代表着传统的手艺却逐渐失去了光芒,无人问津。

在越来越多的手艺人因为看不到出路而放弃琉璃时,李先鹏就是在黑暗中勇于举起火把的人,有一分光,就发一分热,纵使不能照亮整个天空,也能让坚守传统的手艺人看到微薄的希望。

关键词: 这个工作 年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