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改编电影成为“开心麻花”的制作常态
发布日期: 2022-11-18 20:39:29 来源: 我喜欢一只可爱的水蚤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从 2015 年“开心麻花”上映的第一部喜剧电影《夏洛特烦恼》开始,话剧改编电影成为“开心麻花”的制作常态。正因为其自身携带的话剧基因,所以在电影的制作过程中“开心麻花”喜剧电影的台词风格和情节设计也都具有强烈的舞台化、戏剧化特点。

一、舞台化的台词风格

情节的核心是人物关系,人物关系的发展构成情节的发展,由于影片本身需要在有限的时间与空间内快速向观众传达人物情绪,所以舞台化的台词往往更能引发人物的关系快速发展和变化。得益于舞台剧经验打底,《半个喜剧》的导演在进行剧本创作时,对舞台化的台词进行了保留,舞台化的演员台词交锋有助于精准促成电影中两方关系发生变化,给观众带来强烈的冲击力,成为推动情节发展的一剂良药。

就如影片结尾处,多多婚礼当天,孙同脑海中闪过之前所有人对他的一举一动,最终下定决心做回自己,说出隐瞒的真相,不再活在别人的控制中。一番扭打后,孙同起身不顾阻拦当众对郑多多父亲说“郑总,郑多多他一直在骗高璐”,随后又向高璐揭开郑多多的虚伪面孔,劝说高璐不要嫁给郑多多。孙同说“我想活得像个人,我想做个人”,最后转身离开。这段带有话剧色彩的激烈台词,由外及里地形成了孙同、郑多多、郑多多父亲、郑多多未婚妻四人之间紧张的氛围,极具舞台化张力,将影片推入高潮。

二、戏剧化的情节设计

从戏剧艺术诞生时起,剧作家就用多种方式表现人所面临的各种矛盾冲突。“开心麻花”习惯性地将人物与事件通过各种巧合细节隐藏在情节里,等待主人公陷落于严峻的矛盾中,进而达到矛盾与巧合相扣的戏剧化效果。在话剧改编电影的过程中,“开心麻花”就将戏剧化的情节设计移植到自己的电影中,电影《半个喜剧》的前半段就有着明显的表现。

影片一开头,主角纷纷登场,他们背后复杂交错的人物关系表明将会产生一系列冲突。前 30 分钟的巧合,如同连环套一般,使得同一个房间先后出现的六个人物登场都伴随着需要隐藏的谎言,而巧合的叠加导致矛盾越积攒越大,最终谎言难以圆场。比如,一间房间内,大婚在即的高璐和错付真心的莫默,两人极具爆发力的隐形冲突已然形成,随后冲进来的孙同见状立刻介绍说“这是我女朋友”,一语双关的言语使两位女生都认为孙同介绍的是另一位女生,这里再一次掩盖了真相。

眼看四个关系复杂的人物处在同一个空间里,事态的紧张程度伴随背景音乐节奏将冲突又推进一层。最终莫默因为被欺骗受伤,情绪达到崩溃边缘,一切谎言落败,真相大白,冲突达到最高点,矛盾在一定的冲突机制下瞬间爆发。巧合的堆砌使戏剧化的情节设计支撑起了逻辑精密而又不失荒诞幽默感的戏剧情境。

关键词: 人物关系 喜剧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