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速看:“夫妻家是婆婆家吗”,陈松伶张萌耿直回答透露了当代年轻人心声
发布日期: 2022-11-08 08:45:49 来源: 颖妈谈育儿

文|颖妈谈育儿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最近,综艺节目《婆婆妈妈》在全网掀起热议,原因是在节目正式播出之前,在一次媳妇茶话会上,主持人提出了这样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 #夫妻的家就是婆婆的家吗#,而各位明星嘉宾的回答也很有代表性,可以看作是两派,张萌、陈松伶、侯佩岑认为不是,而黄圣依和董璇则表示了赞同。

因为“毒舌”上热搜的嘉宾张萌表示:人与人是需要界限和边界感的。夫妻的家不是婆婆的家,因为从物理角度上来说,晚上住的家就是自己的家。这也意味着,夫妻家不是婆婆家,同样,婆婆家也不是夫妻的家。

陈松伶表示家是很隐私的领域,很欢迎婆婆来家,但因为各家有各家的规则,像他去婆婆家也会尊重婆婆家的规矩,不会去动婆婆的东西,所以,其实夫妻的家并不是婆婆的家。

已经拥有两子的高情商女神侯佩岑想象了以后自己做婆婆的情形,她表示:如果我成了婆婆,我会以做客的心态去儿子家。因为如果把儿子家当成自己家,做再多都是理所当然的;如果我只是去做客,做一点点他就能得到感激。

而董璇和黄圣依觉得夫妻的家其实就是婆婆的家,因为大家都是一家人,希望给婆婆归属感和安全感。

不得不说,如今的综艺真的越来越会制造热点了。时代在进步,如今的年轻人越来越讲究个性与自由,追求人格独立。夫妻关系、婆媳关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观念碰撞。

“彩礼和嫁妆是两个旧家庭帮助一个新家庭的建立,而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单向扶贫”,这是最近微博上很多人推崇的婚嫁观念。

我从我的原生家庭出来,你从你的原生家庭出来,我们共同组建一个新的家庭。两个大家庭共同扶持一个小家庭,一个小家庭共同赡养两个大家庭。这才是婚姻的理想状态,避免了很多财产纠纷,也就少了嫌隙和不和的基础。

婆婆不是妈,两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想要融洽相处,本身就是不容易的,何况生活背景、生活习惯、思想观念不一样,自然少不了交涉和磨合的过程。

现在很多夫妻会跟婆婆住在一起,是为了方便带娃,而很多矛盾, 除了喂养问题,也是因为婆婆想要当小家的主人。到底谁才是这个家庭的女主人?

知名心理学家曾奇峰曾说过,夫妻关系是“家庭的定海神针”。一个家庭最核心的系统应该是“夫妻系统”,一个家一对夫妻。对下抚育好孩子,对上尊敬老人,如果夫妻双方拥有第一发言权,那么这个家庭就会稳如磐石。

心理咨询师武志红在畅销书《为何爱会伤人》中表示:从父亲那里得不到关注,情感得不到满足的母亲,会将情感全部寄托在儿子身上,一旦儿子通过结婚独立,母亲忍受不了与儿子的情感分离,本能地会跟媳妇争宠,排挤媳妇,这就是婆媳大战的根源。

夫妻关系是一个家庭存在的核心。通过婚姻,儿子走出自己的原生家庭,与妻子建立了全新的家庭模式,获得个体的成长,学会承担家庭责任。这些是婆婆代替不了的。而媳妇是要陪儿子走完这一生的人,生儿育女,照顾家庭,忍受生育带来的风险和危机,是牺牲最大的人,媳妇不亏欠婆婆,反而应受到重视。

夫妻有夫妻的小家,婆婆有公公这个家,每个家庭都该是精神独立的,但同时互相帮助、互相依存。而从一个大家庭的概念出发,大家都是一家人,都是这个大家庭的成员。

如果婆媳之间能懂得这些,明白彼此的关系,不设想不合理的期待,每个家庭就会减少很多的争吵和嫌隙。

看过太多的家庭欢喜剧,我发现,婆媳最好的相处方式其实只有8个字:保持距离,放下期待。

再好的婆媳关系,都经不住生活琐事的摧残,天天同处一屋檐下,多少缺点和不足都会放大,经年累月,只会累积成一颗定时炸弹,哪天一刻稻草就能引爆。

婆媳间保持一碗水的距离,尊重彼此的生活方式,互不干涉,你过好你的,我过好我们二人的,逢年过年送点心意,礼常往来,这样双方记住的都是美好的,如此,也就够了,非要以妈妈(女儿)的标准去衡量婆婆(媳妇),过多期望和要求,无疑只会让自己失望和纠结,你觉得呢?

今日话题:你觉得夫妻家是婆婆家么?你赞成谁的观点呢?

——END——

我是颖妈,一孩妈,一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儿童心理研究爱好者,育儿达人,多平台应邀优质创作者,专注育儿领域和儿童心理知识研究,喜文字,乐分享,我手写我心,欢迎关注、转发、收藏、评论。

关键词: 夫妻关系 原生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