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讨论央视主持阵容中新面孔开始被重用,大有一副只要入职央视就能够获得成名机会的反应,其实现实情况并非如此,从入职央视的新面孔数量对比被央视给予重要工作机会的新面孔数量,可以明显发现被重用的只是一小部分。
随着这些新面孔入职时间的增加,她们的事业发展差距也会越拉越大,无关乎个人业务能力的影响,而是央视给予这些年轻人在事业发展上的限制性。
作为国内主流媒体的代表,央视在节目制作方面的影响力没有哪家电视台可以相提并论,这是不争的事实,也是吸引大量新面孔入职央视的根本原因。
(资料图片)
但需要注意的是,央视在主持人岗位的安排上能力并非无限大,同时参与主持机会竞争的主持人不仅仅只有通过比赛入职的新面孔,门面也好、中生代主持人也好,其实都在为了主持机会而竞争。
基于此,央视新面孔的发展差距被越来越大注定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有人被关注,自然就会有人被遗忘。
具体到个人身上,究竟哪些新面孔得到了央视的重用,又有哪些新面孔淡出观众视线了呢?
借助于主持人大赛比赛的热度,参赛选手在节目播出阶段都具备一定的市场认可度,那个时候她们的事业发展差距并不大,只是随着入职时间的增长,随着比赛热度的消失,大多数选手都处在淡出观众视线的状态。
除非特别关注这些年轻主持人的动态,不然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讲,并不了解他们在央视的具体发展情况。
从比赛出发,当时主持人大赛舞台上有一对夫妻参赛选手,他们同为媒体人,甚至在同一个直播间工作,同时为了追寻同一个梦想选择参加主持人大赛,就结果来看,两位主播都得到了入职央视的机会。
只是不论是田靖华还是孟语凡,他们在入职央视后的发展情况都不算理想。
田靖华入职央视国际频道担任《中国新闻》节目主播,孟语凡则是成为农业频道的节目主持人,碍于频道自身影响力的问题,孟语凡始终没有能够代表自己的主持节目。
其实田靖华、孟语凡两人的入职频道都不算理想,想要以新闻主播身份在央视工作的话,还是需要央视新闻频道的舞台。
对比来看的话,那些淡出观众视线的年轻主持人们,大多数是因为入职频道占有率不理想的原因。
包括央视农业频道的郭嘉宁,央视七套的周瑜、张楚雪等人,目前在观众心目中并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也不利于她们未来的事业发展。
对比那些被重用的年轻主持人,比赛成绩出色是其一,入职频道市占率高是其二,个人业务能力被肯定是其三,这三点同时满足,事业发展自然领先于其他新面孔。
邹韵如此、王嘉宁如此,她们都是在比赛舞台上表现出色,入职央视后的表现同样出色的代表。
而在这么多主持人中,李七月属于例外,怎么说呢?
因为李七月的比赛表现得到市场观众的一致肯定,但是就职于农业频道的她在事业发展上缺少了一些机会,于是李七月就成为了不少观众心目中的意难平。
不过随着其表现逐渐得到央视更高的肯定,她也开始得到一些工作机会。
在不被重用是常态、淡出观众视线是常态的情况下,年轻主持人想要获得发展机会没有太多机会,所能够做的也就是如李七月一般不断努力。
至于未来能否被央视发现并且重用,这一切需要在努力之后再谈起。
-【全文结束】-
关键词: 事业发展 农业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