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人民日报》、河北广播电视台、《人民邮电》报等17家单位30余名记者组成的冬奥会媒体采访团走进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采访报道2022年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的通信保障情况。
“通信网络是办赛的‘顺风耳’,没有通信网络信号,各类冬奥会指挥调度指令就发不出去;通信网络是观赛的‘千里眼’,人们通过有线的或无线的通信网络信号,远在天涯海角也能感受到冬奥会赛场的激情澎湃。”河北省通信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周景耀表示。
作为本届冬奥会雪上项目的主要竞赛场地之一的张家口崇礼,降雪早、积雪厚、存雪期长达150天,是华北地区最大的天然滑雪场。然而,张家口赛区在冬奥会筹办之初,仅有通信局所1个、基站33个、管道5.5公里,通信网络基础设施薄弱、通信能力水平偏低、规划设计难度大、施工环境条件艰苦。
万丈高楼平地起。为了将张家口赛区的“千里眼”“顺风耳”建设好,呈现最优效果,河北信息通信业从冬奥通信保障筹办之初,就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和“四个办奥”理念,在冬奥会通信保障中坚持做到“五个一”:始终坚定一个必胜信念、坚决扛起一份政治责任、全力打造一张精品网络、争创保障一流金牌服务、努力交出一份优异答卷。
河北信息通信业坚持“三个赛区一个标准”,建立完善赛时赛事通信保障指挥体系,切实加强冬奥赛事通信服务组织保障,确保指挥调度畅通“零延误”。持续开展“测网、补网、优网、保网”行动,拓展通达的广度确保无盲区全覆盖,加大覆盖的厚度确保优质畅通高效。
目前,河北信息通信业累计投资13亿元,在张家口全域建设传输线路达4.9万皮长公里,通信基站达2.3万个。张家口赛区共建设通信机房22个、通信基站272个,光纤宽带通达,通信网络运行实现安全稳定畅通,很好地满足了冬奥会通信保障需求。同时,涉冬奥场馆、酒店、机场、高铁站和京张高铁、延崇高速公路等重要交通枢纽沿线都实现了4G、5G信号全覆盖。
同时,河北信息通信业压实管局行业监管责任、企业建设主体责任、地方部门属地责任,强化涉奥通信工程质量监管,每季度组织通信工程质量监督检查,持续严把工程质量关。“我们在整个保障活动中,实行网格化划分,成立了网格长,责任到人。从火炬传递以来,保证了所有的站址零断站、零退服,目前网络运行平稳。”河北铁塔副总经理杜国峰表示。
坚实的网络保障了金牌服务。“我们为涉奥服务专席提供中英文双语服务,优先处置涉奥的国际漫游业务,提升国际通信服务质量,确保及时有效地处理客户的诉求,以优质的服务提升我们的口碑。”在张家口赛区通信保障指挥调度中心(前线指挥部),前线工作人员表示。
在完成保障网络畅通的同时,河北通信系统还不断夯实网络安全保障基础,定期主动查短板、补弱项,确保网络安全“零漏洞”。截至目前,张家口赛区通信保障系统累计排查涉冬奥重保网络对象172个、网络系统59个,整改112个网络安全问题。开赛以来,崇礼赛事核心区以及机场、高铁、高速公路沿线等通信网络性能指标优良、信号覆盖良好。
值得关注的是,在本届冬奥会上,5G技术大放异彩,处处可见的5G新应用,为赛事和场馆外的亿万观众带来5G技术的极致体验。“本届冬奥会,5G技术和应用都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和高度,在办赛、参赛、观赛等各方面都亮点纷呈。”周景耀表示,比如,在观赛方面,通过云转播技术、5G回传技术、自由视角拍摄技术,完美呈现比赛精彩瞬间和全过程,提升观众观赛的体验感,满足观众的个性化需求。
冬奥盛情邀约,中国庄严践诺。2月20日,在纯洁空灵的《雪花》歌声中,主火炬“大雪花”缓缓落下,2022年北京冬奥会圆满落幕。在冬奥会筹办和赛事进行中,河北信息通信业举全行业之力,努力做到网络畅通“零故障”、金牌服务“零差错”、应急保障“零失误”、网络安全“零漏洞”,以通信保障一域之光,为冬奥盛会大局添彩!(刘彤 陈晶 王宏林)
关键词: 通信保障 领导小组 河北信息通信业 保障冬奥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