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是当代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一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税务数据的科学化、精准化和现代化正深刻影响着国民生活。
今年,一些高收入者通过“五花八门”的手段偷逃税,引起社会不满。此前,受限于技术手段,对于多元化的个人收入情况,税务部门并不能有效掌握。“税收盲区”使得一部分人占据了过多的社会资源,并对社会公平正义产生了巨大危害。
如今,5G、大数据、边缘计算等技术的成熟及其在监管和政务领域的应用,使得执政更为科学化和可视化。在技术的加持下,所得税的征收更为科学和严谨,不仅有利于扫除以往长期不能覆盖的盲区,也为未来的税负公平和税制改革提供更为坚实的底座。
化繁为简,5G办税实现效率倍增
“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税务大厅中醒目的八个大字诠释了税收的本质,即调节收入分配、增进人民福祉。过去,受技术水平限制,繁琐的流程、繁多的表格一度困扰着纳税人和税务工作人员。今天,随着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普及,办税正在朝着网络化、无纸化、远程化方向发展,在为群众带来便利的同时,深刻改变着税务工作的面貌。
问询、填表、排队……有过办税经历的人一定不会对这些流程感到陌生,办理业务的复杂程度往往和消耗的时间成正比。如今,5G赋能之下的税务大厅,办税效率已经得到大幅提升。位于湖北孝感市的5G智慧办税厅被当地人盛赞为“云上税务局”,多功能人脸识别设备一秒自动抓拍,纳税人常办业务、待办业务等信息显示在屏幕上,只需点击需要办理的业务,3D实景图即可引导纳税人到智能导税、自助办税和税费服务调度中心等八大功能区,实现214项业务一次采集、一脸通办、一站办结。数据显示,自8月试运行以来,智慧办税厅专网下载速率达626Mbps,上传速率达135Mbps,比4G网络快10倍以上,政策“秒懂”、咨询“秒答”、业务“秒办”,5G让办税缴费提速30%以上。
浙江省的网络政务服务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税务也不例外。浙江湖州南浔区税务局将199项涉税费业务纳入“云上办税服务厅”全线上办理范围,以“税小蜜智能辅屏”和“征纳沟通平台人工咨询”进行可视化远程辅导,“云呼叫中心”给予热线精准解答。办税群众足不出户,通过微信、钉钉等应用程序即可发起业务申请、提交电子资料、咨询解答互动等,税务工作人员即时受理、快速审核、统一出件,办理情况通过短信、钉钉等同步通知到办事群众,并借助远程视频实现征纳双方高效沟通,深入推动“实体办”转为“线上办”“掌上办”,实现群众线上办理率达到99%以上。
对于工作繁忙的上班族来说,“家门口”的办税大厅提供了诸多便利。上海市税务系统首个5G商圈社会共治点——“胶囊厅”已在北外滩来福士广场正式启用,该项目深度融合5G、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是积极融入“一网通办”政务服务建设的有益尝试,旨在为周边企业和市民提供更高效便捷的纳税服务。科技感满满的“胶囊厅”五脏俱全,7×24小时全天候服务,能实现296项高频涉税业务云端办理。在湖南长沙,芙蓉区税务局以实施“互联网﹢税务”发展战略为契机,入驻24小时楼宇政务服务驿站,依托5G智慧税务终端自助设备,纳税人除新办纳税人套餐业务外,还可快速办理发票申领、代开、完税凭证打印,以及税务UKey发行申领、车购税完税证明查询和打印等高频税务服务事项,下一步即将实现社保费缴费证明信息查询打印、个人所得税申报信息查询等业务的办理,真正实现了“办事不出楼”,打通税务服务“最后一公里”。
5G征税,打通“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随着5G技术的成熟与发展,5G典型应用场景和行业实践不断丰富,5G赋能实体、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
作为“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主力军,我国税务部门也紧跟5G潮流,积极推动“智慧税务”建设,通过研发5G税务交互智能服务、可信自主机器人税务智能服务、分布式税务智能计算等应用场景,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多措并举把税费优惠政策落实到位,让减税降费的“真金白银”切实惠企利民,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增值税退税业务由人工审核转变为“系统自动化识别﹢机器人云办理”;连通各省份的冬奥退税申请系统,做到退税文书自动推送、退税数据精准查询、退税全程实时监控;推出个人所得税年度汇算申报“一键预填”和退税申请自动审核,退税时间压减70%以上……这一系列变化,都是北京税务部门不断升级服务举措,通过融合先进的5G技术带给群众全新的办税体验。依托5G大带宽、低时延、广连接特性,山西省税务局更是通过数据共享、数据流转、数据监控,让“当日办”变“实时办”,让“最多跑一次”变“一次不用跑”,让“散点发力”变“精准定位”,不仅提升了数据的实效性、准确性、安全性、可控性,更让大数据“领跑”推动缴费“零跑”,切实提高了缴费群众的满意度与获得感。
中小微企业关乎国民经济发展的活力与后劲,在辽宁丹东市税务局建成的全国首个5G税务大厅里,当地税务部门依托5G、大数据等技术打造的“云税通”智慧服务平台,能够实现一键接入、即时办结、智能推送等服务,为纳税人带来全新体验。同时,该平台覆盖了全市90%以上的中小微企业,96%的税费业务均可远程办理,而且可以针对企业情况实施“一企一策”,通过提取企业申报数据精准分析流动资金需求,为“纳税信用”加快转化成“真金白银”提供个性化数据支撑,有效解决了中小微企业办税中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实现了“一颗子”盘活中小微企业发展“一盘棋”。
今年11月,上海市税务系统首个5G商圈社会共治点在北外滩来福士广场正式启用,在这个不到5平方米的“胶囊厅”里,用户不仅可以体验“上屏辅导,下屏操作”的便利,还可以享受到人机交互“智能咨税”、专家视频“远程帮办”等智慧服务,实现296项高频涉税业务云端“轻松办”。这是上海市税务部门深度融合5G、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积极融入“一网通办”政务服务建设的一次有益尝试,也是5G征税时代,企业和广大市民对更高效便捷的纳税服务的现实需求。
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及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税务”新型模式将被赋予更加高效可靠的科技保障。智能机器人、5G远程场景式服务等新应用将为我们提供更加沉浸式的线上、线下办税体验;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也将赋能税务管理,增强涉税信息的安全性,加速推动税务管理模式和税务资源的创新升级。而作为“智慧办税”服务的终端用户,我们也将在“最后一公里”处,切身感受到5G﹢智慧税务带给我们的速度、广度、深度和温度。
5G查税,安全高效,精准直达
5G时代,数字技术如何让税务征收变得精准高效?据公开媒体介绍,大数据查税只需 4步。首先,对网络主播每场直播销售数据进行监测;其次,结合每件商品的销售提成进行测算,便可大致估算出网络主播的单场销售收入与应缴税款;再次,结合税务系统打通后可查询真实缴税记录,对比具体纳税主体的应缴税款与实际缴税额度,如果两者之间出现较大的收入差距,便可基本确定存在偷逃税情况的“问题主播”;最后,针对“问题主播”开展针对性调查,对银行系统间资金额度等财务数据进行审核,如果资金情况与纳税比例严重不符,且无合理理由陈述,便可基本确定该人员存在偷逃税行为。
相对于传统的征管方式,大数据的确能够得到更多信息。今年9月,国家税务总局曝光增值税发票虚开骗税和隐瞒高收入未如实申报纳税典型案例。其中,税务部门在“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中,通过税收大数据分析发现,有两名主要从事电商和直播带货的网络主播涉嫌通过隐匿个人收入、改变收入性质等方式偷逃税款。通过大数据,税务机关更容易对网络的销售行为、打赏情况等进行追踪,对于主播税收违法行为的定性、金额等也更容易掌握。
而5G﹢大数据的超强组合则为税收征管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助力打造风清气正的智慧税务生态。5G低时延、高速率、大带宽的特点,打破了税收管理和服务的空间限制。一方面,当各行各业的实际业务基于万物互联之后,税收管理和服务将有更坚实的基础,通过接入网络的业务设备,自动完成纳税将变得更加容易,税务部门的遵从管理将变得更有抓手和依据,同时有了5G技术的支撑,在虚拟空间仍然可以提供税务服务,“线上线下”的管理和服务之间的差距将越来越小。另一方面,5G和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将打造出一个智慧灵动的税务“大脑”,AI给5G应用提供计算能力,5G连接将给AI带来算力、算法和资源上的突破,形成一张连接AI应用大脑及各类终端的超大规模高速网络,让税收管理和服务效率得到保证,避免陷入增加人手反而降低效率的规模陷阱。基于以上特征,未来,5G应用在税务领域的使用有无限可能,将给纳税服务和税务管理带来全方位变革。
近来,网红、主播、明星偷逃税“翻车”事件频发,娱乐行业的野蛮生长,加之较难通过传统渠道获取其上下游业务的准确数据,客观上增加了税收管理的难度,导致了许多从业人员的偷逃税行为。今后,在5G技术的加持下,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在税收监管领域所能发挥的作用将进一步提升,让每一个钻法律空子避税的人无处可藏。
关键词: 5G 最后一公里 办税 效率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