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据外媒报道,由大邱庆北科学技术院(DGIST)研究人员负责的团队开发了一种新概念系统,可以大幅提高下一代电池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预计该系统可以将静态的液体电解质变为动态,从而解决枝晶生长问题,将有助于加速下一代电池的商业化进程。
(图片来源:DGIST)
目前,在电动汽车中,大多数商用电池都使用石墨负极。但是,石墨负极比较重,而且在电池内部占据了大量空间,限制了能量密度。这使电池无法长期运行,因此需要更轻、更小的负极材料。
作为下一代负极材料,锂金属日益受到关注,因其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然而,在锂电池充电过程中,锂金属负极表面容易生长枝晶,使其商业化进程受到影响。这往往严重依赖于电解质中的离子传输现象。换句话说,当离子的传输速度越快,更加均匀时,枝晶生长更容易控制。因此,为了抑制枝晶生长,需要提出一种更快、更均匀的离子传输方法。
该团队制作了一种纳米自旋棒(NSB),可以对外部磁场做出反应,使电池中的静态电解质溶液转变为动态状态,并将其置入电解质溶液中,产生微对流。事实上,通过施加外部旋转磁场来远程传输动力,可以旋转分布在整个电解质中的NSB。与之前的方法相比,这项工作可以促进离子快速传输,同时将离子扩散降低约32%,从而实现均匀的离子传输。
通过应用磁性纳米颗粒(NSB)和外加磁场来实现动态离子传输,可以促进快速均匀地传输锂离子,经过验证在高充电速率下,也能有效控制枝晶的形成和生长。将NSB添加到其他电解质中也能起到同样的效果。如果使用该团队开发的电解质来制造锂金属电池,并在外部施加旋转磁场,与现有系统相比可大幅提高电池寿命。
DGIST能源科学与工程系Lee Hong-kyung教授表示:“这是一种新概念电解质系统,可以创造出以前从未尝试过的动态电解质,并通过使用磁性纳米颗粒改变电解质研究的范式。这种概念可以立即应用到使用液体电解质的各种电化学系统。”
关键词: 大邱庆北科学技术院 电池电解质 动态电解质 纳米自旋棒-
1国家电投四川甘孜州兴川实证光伏电站 首批发电单元正式并网发电
-
2毕马威建议企业为ESG信息强制披露提前做好准备
-
3学区房“击鼓传花”的涨价游戏,真要宣告“Game over”吗?
-
4中山最发达的镇是什么 中山有钱的镇有哪些?
-
5俄罗斯首款国产自动海洋机器人研发情况如何 俄罗斯海洋机器人续航时间是多久?
-
6最大推力500吨 世界推力最大整体式固体火箭发动机现身中国航展
-
7楼市热度有所冷却,多个城市住宅成交量下跌
-
8能源和碳排放统计核算是什么 我国原料用能比例高吗?
-
9畜牧业生产蛋白质的效率是多少 我国食物蛋白质自给率是多少?
-
10创新科特派选认机制 福建漳州打造服务产业一线科技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