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库存压力 商品预售之风席卷各个电商平台
发布日期: 2022-04-15 10:15:27 来源: 羊城晚报

当前,商品预售之风席卷各个电商平台,并且商品的预售期在不断延长,从15天延长至45天再到90天甚至更长,个别消费者甚至至今还未收到2022年的新年衣服。不少网友将这种现象戏称为“纯‘预’风”。在服装行业,越来越多商家采取预售。但预售存在的“拖延症”“货不对板”等消费风险,不容忽视。

服装是采用“纯‘预’风”的重点领域,原因是服装在国内总体而言是产能过剩,供过于求的。在每一个档次上,都有无数的服装品牌在竞争,且这种竞争是近乎同质化的。比速度、比数量、比时尚、比价格,无论怎么比,都没有谁是能独树一帜、脱颖而出的。尤其是在经济形势严峻的背景之下,如果民众收紧钱包,那么服装消费就是家里最不刚需的门类。对成年人来说,从来不会缺衣服,而只会缺款式。经济活动减少,社交需求降低,对衣服变换就不像以往那么频繁了。以往一年一换,就变成前年去年的一样能穿,如此一来,更加加重了服装业的库存压力。

至于说商家搞预售,初衷当然是为了减少库存压力,进而减少上游生产的不确定性,避免浪费和损失。但是能做到预售,也是有条件的,首先这往往是新上市的商品,完全没有被售卖过的商品;即使不是新品,但订单能达到一定量的要求,能够符合消费者的追捧和需要。如果是平平无奇的大路货,商家还敢预售,恐怕消费者会直接掉头就走。尤其是对网购来说,预售是很麻烦与折腾的,商家给予折扣优惠,其效用也很有限。

所以进一步来说,这个商家或者其商品要具备一定的号召力或是影响力,或者是进口或国外商品。因为商品相对稀缺,商家才会有提前收钱、确定销售的本事。甚至如果谁不用预售就能买到,那消费者就有可能会怀疑会不会是假货,比如某些热门的数码产品或者化妆品就是属于此类。

预售等于商家掌握了主动权,那么商家能否兑现承诺,也是考验其供应能力和诚信度的。因为说到底,消费者的预付款对上游商家乃至厂家来说,就是给钱订货。厂家拿了钱是不是就真的能如期生产出来,这也是不确定的。比如汽车销售,厂家的基础实力再强,也会受到芯片和原材料供应的影响,这不是厂家说了算的。如果通过预售锁定了价格,那么厂家也可能通过延长交货期,来缓解交付的压力。同样,厂家也可以通过提价,反过来控制需求量和需求速度。

因此,预售不等于就是消费者掌握了主动权,而只是一种和销售者的约定,交货日期依然在供应者手中。平台如果能够通过游戏规则强化对供应商的约束,那么对预售制度来说,就是一种有益的补充。作为预售制度本身,也能更好地发挥减少库存与不确定性的作用。(戚耀琪)

关键词: 商品预售 电商平台 上游生产 商家搞预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