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A股,实在让人提不起兴趣。持续萎缩的成交量,停滞不前的指数,不断破发的新股……磨底的意味越来越浓。市场底部,通常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波三折,甚至是反弹后的二次探底,磨掉你最后一丝心气。
所以你要问我底在哪里?
对不起,我们无法回答这个问题,相信绝大多数人也无法回答。底,是市场上的一个传说,经常是悄然来临,让大家后知后觉。拉长视角复盘,行情走势清晰,拐点一目了然。把握好右侧布局的机会(图中黄色区域的起点买入、终点卖出),体验肯定很好。
但是,抄在精确的最低点不应该是我们追求的目标。首先,最低点是事后走出来的,身在其中、经历每一个交易日的涨涨跌跌时,没有人知道哪一天会是最低点,也没人清楚某天的反弹是否是右侧的起点。
其次,即使你幸运地抄到了最低点,很有可能只是买了一点仓位,往后的日子你只会越买越贵。最终的收益也许并不理想。底部不是一个确切的点,应该理解为一个区间。买在这个区间,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
确切的“底点”难求,底部区域则可以通过一些指标,大体识别。
从估值来看
截至今日(20220419,下同),万得全A指数市盈率(PE-TTM)为17.04倍,处于过去五年从低到高的27%分位;沪深300市盈率为12.19倍,处于过去五年从低到高的28%分位。
20151016-20220419股债收益差,也叫股权风险溢价。用股市的盈利收益率,也就是市盈率的倒数,减去长期国债收益率,通常是指10年期国债收益率。债收益差=1/A股整体市盈率-10年期国债收益率
股债收益差越高,股市越值得投资。反之亦然。
同时,近期两次重磅会议都部署稳增长政策“早出快出”,表明宏观政策在应对本轮疫情冲击下的积极信号和态度,这也会强化短期冲击后企业利润修复动能。
在疫情控制后的经济修复下,叠加相对宽松的国内政策环境,当下悲观的市场情绪也将转好,A股或许会迎来机会。
另一方面,近期时值上市公司年报及一季报的验证期,业绩向好的行业有望成为推动行情的主要力量。
着眼中长期,投国运、买“趋势”
从中长期看,投资就是投国运、买长期趋势。
比如买宽基指数基金,沪深300、创业板指、深证100等,你所 “赌” 的,不是短期的波动,而是在博中国的整体经济发展。
你希望从股市的长期增长中分一杯羹,因为你相信明天会更好。
另外,你还可以积极跟踪市场中的共识,在大共识中更容易蕴藏大的机遇。
着眼中长期,磨底期A股的结构性机会有两种:
一是顺应宏观环境的改善,且市场位置较低的板块。
如2015年以前政策刺激下市场位置较低的金融板块通常最先受益,无论是2008年和2015年的双降还是2012年维稳政策下地产和信贷环境的回暖,都直接导致金融板块在这一时期成为表现占优的风格。
二是政策或事件催化下景气率先改善的板块。
如2018年普跌至年末时小盘股率先受益于“民企纾困”政策迎来底部修复,2020年疫情爆发后居民生活出现重大变化,“宅经济”、“云会议”“线上游戏”等主题成为热点,相关行业存在明确的支撑逻辑,TMT板块因此率先领涨市场。
感兴趣的小伙伴也可以从这两方面考虑,从中长期的视角布局投资。
关键词: 民企纾困 底部区间 线上游戏 信贷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