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午不食对身体有什么好处吗 过午不食是几点后不吃?
发布日期: 2022-04-25 16:05:07 来源: 科普时报

饮食习惯和代谢健康息息相关。一些节食方案,如总热量限制和间歇性禁食,都已被证明能够改善代谢健康。

近日,北京协和医院肝脏外科毛一雷主任医师、杨华瑜副研究员的团队研究发现,“晨间进食”(早上6点到下午3点之间)可改善空腹血糖、降低体重和体脂、改善机体炎症水平、增加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在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控制血糖方面更加有效。这些结果表明,禁食晚餐可能是一种效果更好的“时间限制性进食”方式。

针对网友提出的质疑和争议,毛一雷和杨华瑜接受了科普时报记者专访,对该研究的适用性以及是否该吃晚餐、限食是否减肥等热点问题进行了回应和解读。

记者:“怎么吃更健康”一直备受关注,为什么研究“限时进食”?

答:目前全世界人类健康的第一大“杀手”不是传染病,不是肿瘤,而是代谢性疾病。在间歇性进食已经被权威期刊证明可以促进代谢健康以后,我们就希望能够发现一种较间歇禁食更容易被人接受,效果也能达到预期的饮食方式,经过广泛的文献查阅后,我们认为“时间限制性进食”可能是一个好的选择。

记者:“过午不食”能减肥吗?

答:研究本身不是为了减肥,而是向大家展示和提供一种可能对身体更好的进食方式。

我们并不强调这个“午”从几点算起,一天24小时内至少有16小时不进食(可以喝水),并不强调如何安排“16”和“8”。但研究表明,只在8小时内进食的这个饮食习惯可能会对机体带来好处,具体体现在可能减轻体重、降低空腹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水平和机体炎症状态。

另外,在禁食晚餐组,谷草转氨酶在5周后有了显著的降低,而禁食早餐组则没有见到这种现象。这提示禁食晚餐可能确实对肝脏有保护作用。

记者:该研究的适用人群是哪些?“饿得睡不着”咋办?

答:研究仅适用于健康(无慢性基础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肿瘤疾病等)、生活规律(不经常倒班、无长期夜班)的青年人(18—50岁)。其他年龄段或有基础病的人群暂不推荐。

非要说入组志愿者们最明显的不良反应,那就是饿,但坚持一周也完全适应了。很多人把这个研究误读为“减肥”的一种手段,实际上这个“16—8”的进食模式是目前世界上正在推广的一种健康生活方式,只是没有被很多人习惯和接受。

记者:参与研究的志愿者在实验期间的工作状态与以往相同吗?

答:学习、生活、工作,一切正常。一部分志愿者还能保持和既往一样的锻炼习惯。

记者:对存在低血糖的人群,“过午不食”会产生哪些问题?

答:我们共招募了400余名志愿者,但仅有90人通过了入组筛选,既往有严重低血糖病史的志愿者是在这一阶段就被排除在外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健康安全的饮食方式,如果这种饮食方式可能对志愿者造成伤害,那么我们是不会在这样的人群中开展实验的,所以对于这部分人群我们不推荐尝试这种饮食方案。

记者:“过午不食”是否会对人的肠胃系统造成破坏?

答:没有充足的证据表明改变饮食结构或改变进食时间可能导致消化性溃疡。明确可导致消化性溃疡的直接原因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和长期大量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可能导致消化性溃疡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饮酒、遗传和心理因素。

从我们所完成的82位健康志愿者在5周内的效果来看,没有发生任何如消化性溃疡或其他消化系统疾病。

记者:晚餐吃还是不吃,如何科学判断?

答:一个真相是,有8位志愿者最终因为太饿没能坚持下来,选择了退出。另一个真相是,其他健康的志愿者在5周的时间限制性进食中能看到明显的改善代谢的效果。

“时间限制性进食”只是可能改善代谢的一种方式,并不是唯一方式。纠结一顿晚饭到底吃还是不吃,大可不必。

□科普时报记者陈杰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数字经济正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而作为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动力,如何发挥数据要素价值成为关键。

前不久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数字经济治理”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鼓励隐私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应用,并完善数据流通技术、标准和规则的呼声渐高。

顶层设计引领技术创新

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比例已达38.6%,位居全球第二。预计到2025年,我国数字经济占GDP比例将超过50%。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保监会原副主席周延礼认为,既然数据是继资本、土地、劳动力和技术后已成为了一种生产要素,那么我们就要把数据生产要素做实,数据价值体现出来,使其真正发挥作用,促进数字经济乃至整个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然而,我国数据要素价值发挥还并不充分,存在着“流通门槛偏高、流通路径单一、价值挖掘不足”等挑战。如何守住中国数字经济的先发优势并且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兼顾数据要素价值和数据安全保护是一个事关未来的问题。

“数据要素具有边际成本低、规模效应大、流动性高、可复用性强等区别于传统生产要素的新特点。”同盾科技创始人、董事长蒋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无论是金融、政务还是大型企业,都将全面加强数据治理能力建设,在保障安全和隐私前提下推动数据有序共享与应用,充分激活数据要素潜能。

在这样的背景下,隐私计算这一新兴技术被广泛认为大有可为。全国政协委员张懿宸建议,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推动政府、产业联盟和龙头企业等建立数据交易平台,探索数据交易估值体系,同时引导社会资本继续加大对包括隐私计算、联邦学习、数据加密等数据技术创新的投入。

让数据实现“可用不可见”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此前发布的《中国隐私计算产业发展报告(2020—2021)》显示,中国的隐私计算专利申请量在过去几年飞速上升。截至2021年4月,隐私计算相关专利近5000项。

蒋韬表示,过去两年隐私计算成为解决数据安全和发挥数据要素价值的核心技术依托之一。“经历了2020年的隐私计算技术元年和2021年的隐私计算应用元年,隐私计算技术在2022年将迎来大规模落地”。

绿盟科技数据安全专家陈磊博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隐私计算方案并不能完全解决数据流通共享所有安全与隐私问题,特别是隐私计算参与方的数据可信问题,结合区块链形成可信存证与安全审计成为趋势。“此外,隐私计算节点对机器性能要求较高,普通的终端设备难以支撑,与边缘计算相结合,以解决计算和通信效率问题,也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隐私计算是指在保护数据本身不对外泄露的前提下实现数据分析计算的技术,这就如同给数据披上一件隐形衣,实现看不到数据但是数据价值“可用”。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块链技术实现数据“不可见”,两者结合将成为数字经济治理的最佳拍档,进而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

“区块链是加工数据的工具,建立基于数据的服务从而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区块链作为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之一,正全方位驱动数字经济的深度发展。不同于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其他技术,区块链的出现可以看作是调准、校正经济数字化进程的关键性底层技术架构。”欧科云链控股执行董事张超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利用区块链技术可以打破数据孤岛,使数据资产安全有效地流通和共享,真正实现数据的价值化。

日前发布的《中国区块链产业全景报告(2021)》显示,目前我国区块链产业已经形成包括上游的区块链底层及基础设施服务、中游的扩展性技术及解决方案服务、下游的产业端应用服务,以及产业服务和相关配套设施的产业链条。张超透露,欧科云链已服务全球8000多万涉及区块链的用户,在数据治理、节点搭建、链上数据溯源,以及托管、电子存证、确权等方面已经开展了一系列落地探索。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安全已然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随着技术不断迭代,加之《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三驾马车”并行,一个明确的数据合规治理体系也正在成型。(史诗)

关键词: 网络安全法 数据安全法 个人信息保护法 数据安全